入伏啦!邁梓全體員工做好防暑降溫!
邁梓工控 / 2021-07-12
今年入伏時間是7月11日,“三伏”時長40天。
這是從2015年起,連續7年的“三伏”都是40天。
伏,標志著一年里最熱的時期,俗語說“熱在三伏”。
伏的日期也是按照干支紀日來推算的。中國天文學會會員、天津市天文科普專家林愿介紹,從夏至日算起,第三個天干為“庚”的日子叫初伏(也叫頭伏),過10天逢第四個庚日為中伏(也叫二伏),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(也叫三伏),總體叫“三伏”。
初伏與末伏固定是10天;中伏的時間則不固定,有的年份是10天,有的年份是20天,這主要由夏至到立秋之間一共有幾個庚日來決定:有四個庚日則中伏到末伏間隔為10天,有五個庚日則間隔為20天。
每年“三伏”大概在公歷7月中旬至8月中旬之間,具體到今年的“三伏”來說,7月11日至7月20日為初伏,7月21日至8月9日為中伏,8月10日至8月19日為末伏。
林愿表示,一般來說,“三伏”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氣溫最高,但受各種氣象條件影響,各地全年中的極端氣溫未必出現在中伏,甚至不一定出現在“三伏”。但不管怎么說,“三伏”恰在小暑和大暑節氣之間,確實是盛夏酷暑時節。
“三伏”大幕即將開啟,如何消夏防暑?林愿結合民間傳統和養生專家的建議說,天氣炎熱,出汗增多,勤洗澡,勤換衣,更要及時補水;減少高溫時段外出,若外出,做好防暑措施,如打遮陽傘、戴遮陽帽、戴太陽鏡,有條件的最好涂抹防曬霜,并隨身攜帶一些防暑用品,如風油精、清涼油、藿香正氣水等;晚睡早起,中午小憩,調養心神;飲食清淡,不肥甘厚味,慎用辛燥之品;保持心情愉快,戒躁息怒,避免情緒中暑。
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,人們的生活越發安逸,出入有車代步,出門防曬打傘遮陽,居室和辦公環境有空調,即便是夏天有人也會感到自己長時間不怎么出汗了。
每個成年人全身約有200萬~500萬個汗腺,出汗是人體的正常生理反應,也是維持體溫恒定的重要環節。汗液的排出,有調節體溫的作用,同時也能排出體內部分代謝廢物。長期使用空調、缺乏運動,讓現代人的毛孔常常處于閉塞狀態。進入夏季,建議主動出汗。在生活中,不妨試試以下幾招:
運動前喝熱水、熱粥運動前喝杯熱水或熱粥,讓毛孔進入蓄勢待發、將開未開的狀態,再鍛煉一段時間,就能讓毛孔全部打開,汗出透了,一通百通。但運動后一定不要馬上吹空調、風扇、冷飲或洗涼水澡,要耐心等汗消退。
巧用生姜促汗出古人云“冬吃蘿卜夏吃姜,不用大夫開藥方”,生姜既散寒暖脾胃,又走表開汗孔。不得不在空調環境上班的人,可以每天清晨喝生姜水,比如茶葉加生姜片泡水、生姜紅棗水、生姜紅糖水等,有助于促進排汗。也可靜止一小時,如:給自己制定一個計劃,每天定時關掉空調,靜靜地坐一個小時,培養身體主動出汗的能力。
利用休息時間曬15分鐘太陽夏日陽光是人體主動出汗最佳的動力,每天上午9至10點和下午4至5點,曬15分鐘左右太陽,并做一些簡單的舒展運動,能使身體能量逐漸被激活,有助于提高機體免疫力。
經常快步行走每次約30至60分鐘,感到有微汗即可,如果室外有風,需要注意出汗后,不要急于在外減掉衣服,防止風邪趁機侵入人體。
除了患有心力衰竭等嚴重疾病的人群外,大多數人都適合依據自己的身體條件主動出汗。需要注意不能一味地追求多出汗,戶外活動,要因人而異,不可過勞。出汗后切忌喝冰鎮飲料,要適當補充常溫白開水或淡鹽水,少量多次攝入。若長期出汗異常一定要去正規醫院進行診治。